win10系统家园 - 专注分享最好用的电脑系统

当前位置: win10系统家园 >  微软资讯 >  市值突破一万亿的英伟达与走在时代中的黄仁勋:探索AI领域的领军企业与创业者

市值突破一万亿的英伟达与走在时代中的黄仁勋:探索AI领域的领军企业与创业者

更新时间:2023-09-23 12:35:06作者:qdhuajin

市值突破一万亿的英伟达与走在时代中的黄仁勋:探索AI领域的领军企业与创业者

开篇:

2023 年 5 月 30 日,美股开盘的那一刻,英伟达的市值突破 1 万亿美元。在商业领域,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全球只有 9 家企业达到过这一成就。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英伟达的创始人兼 CEO 黄仁勋却正忙着在台北国际电脑展上发表主题演讲,为新一代的超级计算机 DGX GH200 带货,似乎自己的公司市值突破万亿美元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这个做派,确实非常有黄氏风格了。

毕竟作为一个大半生从未停歇过,且在 60 岁时表示自己暂时不会退休,还要再领导英伟达 30 到 40 年,一直到 90 岁,届时要继续以机器人的形式进行工作的硬核创业者,或许,持续不断地攀登商业和技术的高峰对他来说,比一时的成就重要得多吧。

英伟达诞生的年代:

1963 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的黄仁勋在 1972 年,也就是 9 岁的时候与哥哥一起离开父母,移居美国。

彼时,亚洲四小龙的神话才刚刚开始。发达国家在二战后由于产业发展而越演越烈的劳资矛盾,随着技术升级带来的产业升级,以及金融资本主义开始显露峥嵘而来到了产业转移的关口。

我们的台湾地区在那时候刚刚接收完美国总额 14.8 亿美元的援助,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基础后,产业转移开始进行。大量劳动密集型、污染密集型的低端产业开始进入台湾地区,一方面为此后台湾地区能成为亚洲四小龙打下基础,一方面也为此后美国有能力在亚太地区,特别是针对我们做出各种动作打下基础。

然而伴随着产业转移和金融资本进入发展期的,是美国在 70 年代进入由嬉皮士为代表的,享受着战后红利以及霸权收益,却不知道为何有如此生活的迷茫时期。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快速转向信用货币体系而面临 80 年代的大通胀,最后在著名的“沃尔克时刻”后,发现了美元潮汐的威力,由此开启了此后美元霸权的全球化时代。而苏联的解体更是让这个趋势演进成一个延续至今的,对世界格局造成深刻且不可逆转影响的历史进程。

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黄仁勋离开台湾,来到美国,并于这个历史进程中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和初期的经验积累。

他先居住在亲戚家,于肯塔基州的一所基督教学校进行学习,完成学业后与父母一起搬到俄勒冈州。到 1984 年,他在俄勒冈州州立大学获得电机工程学士学位,之后的 1990 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学硕士学位。

大学期间黄仁勋结识了他的妻子 Lori,当时 Lori 是黄仁勋所处工程实验室的合作伙伴。在黄仁勋毕业前一年,也就是1983 年,他 20 岁时,黄仁勋对 Lori做出承诺,说自己 30 岁时一定会拥有自己的公司。

当时美国刚刚经历 1980 年-1982 年的“沃尔克时刻”,经济还趴在低谷。产业转移还在继续,同时还要面临着日本与西德在产业与技术上的冲击,苏联才刚刚去到阿富汗不久,苏攻美守的态势还没有完全转变,国际地缘压力叠加国内经济疲软使得美国社会面普遍信心不足,与当下我们互联网舆论对自身的信心有得一拼。

而黄仁勋向自己妻子做出承诺的时间点,距离《广场协议》签署还有2 年的时间,距离美国议员在白宫门口砸日本收音机和东芝事件还有 4 年时间,距离苏联解体和日本平成战败还有 8 年时间。也就是说,那时候的他,根本不清楚此后美国会经历什么,他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美国不太行了。

站在当时的大环境中,黄仁勋还能做出如此这般的承诺,要么胆识过人,要么天然有着不畏外部环境的进取精神,又或者两者兼具。不然在那样的大环境里说出这样一番话,就像在全球经济下行、所有人都在高呼日子没法过的当下,一个刚刚解决温饱的年轻人在学校饭堂对自己的女朋友承诺,说会在未来十年拥有自己的公司一般,不被嘲笑已经很是难得了。

也是在这一年,黄仁勋得到了 AMD 的工作,一直干到 1985 年离开,转而去到LSI,在工程部干了两年后转到销售部,一直到 1993 年他离职,去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英伟达的沉沦:

而他创办公司的时间,就是 1993 年 2 月 17 日,他 30 岁的生日。

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时间点。当时个人电脑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其普及程度早已经足够支撑商业化。而在 3 年前,也就是 1990 年的圣诞节,蒂姆·伯纳斯-李建立了运行万维网所需的所有工具:超文本传输协定(HTTP)、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第一个网页浏览器、第一个网页伺服器和第一个网站。

也就是说,黄仁勋在互联网时代的开端,参与到了这场盛宴之中。当然,能参与这场 Party,并不表示就一定能在这里面分一杯羹,无数的商业体也用自己的破产离场把这个道理说得很明白了。

对此,黄仁勋有一段话非常能代表他对商业和市场的理解。他说,从 LSI 的工程部转到销售部是他曾经做出的最佳职业选择,他逐渐学会了产品的设计开发如何与市场结合。因为他意识到,消费者并不关心你从哪家商学院毕业,消费者只关心一件事:你的产品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不得不说,这个理解其实很本质,一如他对处理器的理解和预判一般。他在当时就敏锐地判断出图形处理随着计算机的迭代和普及,游戏从 2D 向着 3D 的进化,必然会给显卡带来爆炸式的需求增长。

然而光是理解到位可不表示就一定能做好这门生意。

英伟达最开始的两款产品,NV1 和 NV2,就全都因为成本高、性能没有竞争优势而宣告失败,公司也濒临破产。

好在游戏公司世嘉给了英伟达一份 700 万美元的游戏主机芯片合同,才让英伟达起死回生。

那时候世嘉正在全球游戏市场与诸多对手厮杀,特别是美国市场,世嘉的游戏主机土星正和索尼的 PS 打得难解难分。

加上那时候整个世界享受着苏联解体带来的巨大资源资本化和货币化的红利,美国更是额外享受着日本平成战败带来的胜利果实,能参与到这些历史大势之中的资本都仿佛坐在电梯上,发展速度惊人。

两者结合,世嘉在这个时候给英伟达一次机会,花个 700 万美元搞一搞自己的主机芯片,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我们可别以为英伟达拿到订单之后就一路顺畅了。其实这个订单也差点黄了。当时英伟达经历了一年多的开发,结果发现设计架构错了,如果按照这个架构继续开发,这款芯片就会和市场主流的 Windows 不兼容,这事情可就大条了。

为此黄仁勋立刻找到世嘉,向客户开诚布公地承认错误,并争取到了额外 3 个月的时间。世嘉也比较厚道,没有收回订金。就凭借着这三个月,黄仁勋带领英伟达开发出了显卡 Riva128,将企业拯救于大厦将倾之际。

到 1999 年时,随着英伟达出色的销量,黄仁勋的身价去到了 5 亿美元,成为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美 40 岁以下最富有的人之一。此后英伟达都在享受着电脑游戏快速增长而带来的红利,一直到 08 年金融危机爆发,英伟达的股价才遭受第一次冲击。不过在金融危机来临前的一年,英伟达布局了一个在当时有点超前的计算架构,CUDA,请记住这个计算架构,它是此后英伟达冲击万亿市值的关键所在。

在金融危机之后,一方面是游戏行业的饱和以及显卡上的竞争日趋激烈,英伟达开始在原有领域感到吃力;一方面是英伟达几乎完全错过了移动时代,尽管它也推出了相应的产品,但在高通面前几乎可以说是不堪一击,由此不得不退出手机市场;最后就是对于 CUDA 这样的生态维护,成本是很高的,可那时候这个计算架构并没有任何商业化的点,成本高企却没有盈利,给英伟达带去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在这个阶段,英伟达利润极速下降,市值一度缩水到了 10 亿美元上下,成了一个快要泯然众人的企业。

然而时代终究没有遗弃英伟达。

时代中的黄仁勋:

2008 年10 月 31 日,一个网名叫做中本聪的人发表了一篇论文。阐述了一种基于去中心化,采用点对点网络与共识主动性,开放源代码,以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的加密货币,2009 年1 月 3 日,这个对后世影响颇大的加密货币面世,比特币就此来到人们面前。

最开始比特币并没有给英伟达带去任何影响,两者根本没有交集。

然而随着比特币逐渐被市场接受,其价格在2013 年 12 月左右突破了 1000 美元后,挖矿逐渐火热起来。而 GPU 在挖矿上的优良性能,给英伟达等一众显卡企业带去了一片未曾设想的蓝海市场。

2016 年开始,英伟达的股价再次起飞,从 10 亿左右的低谷,一路飞奔,到 2017 年时,已经站到了千亿美元的关口之上。

但加密货币相比英伟达另一条业务线来说,就显得小巫见大巫了。

在 2010 年时,当时谷歌 AI 项目的大佬吴恩达碰到了一个难题:训练神经网络 AI 的算力不够了。经过一番努力,他发现 48 块英伟达GPU 并联起来,居然获得了1.6 万块 CPU 才能达到的训练效果。

随后2012 年,在斯坦福大学的 MageNet 大赛上,2 块英伟达的 GPU 训练出来的 AlexNet 计算机视觉模型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谷歌、微软等一种科技巨头拿下挑战赛的冠军,让英伟达真正的一战成名。

此后,黄仁勋发挥其一贯以来的敏锐性,察觉到了 GPU 在 AI 领域的优势,并将 2012 年称为人工智能发展标志性的一年,从此一直为AI 站台,成了人工智能最坚定的拥趸。

而英伟达能在这方面有如此优势,前面提到的CUDA 架构及其生态,居功至伟。

之后的故事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了。

英伟达在 AI 算力领域持续发力,其高性能AI芯片成了AI 领域里的硬通货,市场份额高达 91.4%,第二名的 AMD 只有 8.5%的市场份额,两者差距居然超过了 10 倍。

而在如今这个次 AI 时代,或者叫做 AI 时代的前夜,非常明显的,算力和工业时代的石油一样,是一整个时代的血液和燃料,那么谁掌握了算力,谁就掌握了未来。

也由此,英伟达才能在今年 5 月 30 日,股价上涨 5.29%,去到 410.06 美元,成为全球第六家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公司。而到了现在,在成稿时,英伟达的市值是 1.07 万亿美元,排在它前面的,只有亚马逊、谷歌、微软和苹果。

单纯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如果完全不考虑立场,英伟达确实称得上一家伟大的公司。它与其创始人黄仁勋所表现出来的对自身所处时代,和时代之下的市场的那一份敏锐与精准,确实不是一般公司可以比拟的。

他能在美国整体经济处于低谷之时带着雄心壮志说要在未来创立属于自己的公司;能在公司面临生死之际冷静且大胆地与客户坦诚交流,为自己争取到一线生机;能在高速增长时提前嗅到危机的到来,并为此做出产品生态上的布局,为此咬牙坚持,直到时代性的红利降临。

不可否认,英伟达在具体的市场操作上也有失策,乃至于失败,但在总体方向上,它从未有过致命问题。以至于现在它确确实实抓住了时代的脉搏,甚至会在未来不短的一段时间里,依旧是时代中最亮眼的弄潮儿之一。

这些都非常值得肯定和学习。

然而,不管怎么说,英伟达终究是一家美国公司。而美国,终究只是一个霸权国家。

它给了英伟达能成为如今 AI 时代芯片霸主的历史性条件,但这一切,对于其它国家,未必是一件好事。一如美国霸权曾给全球化带去正面影响与各种苦难,而如今却只剩下对人类社会的伤害一般。

好在,黄仁勋是清醒的。

所以当美国要制裁中国芯片时,他明确地表达了英伟达不能失去中国市场,美国政府不应该这样制裁一个重要市场。不管这是出于商人逐利的目的,还是他对全球化有其深刻和正确的理解,总而言之,他不会轻易站在美帝国主义霸权身边,这就足够了。

好了,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我们是域外编撰者,一群以笔撰商史的人。如果大家喜欢我们的视频,请长按点赞三秒,给我们一点支持,也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转发、收藏和留言,我们下期见。

Copyright ©  2012-2024 win10系统家园 版权声明